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九江时事

九江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顺利推进

2013-07-08 08:46 来源:九江日报

退出闹区集中办公 市区联动盘活资源

九江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顺利推进


   
       [九江新媒体] 乘坐26路公交到达八里湖新区终点站,在体育馆的对面,便可看见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那里就是未来的新市民服务中心。偌大的施工现场,工程机械来回穿梭,上千名工人忙碌不歇。目前,新市民服务中心施工进入尾声,正抓紧主体工程内部装修作业,加快建设市民广场。勤劳的八里湖新区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一座崭新的市民服务中心即将解开面纱,与广大市民见面,发挥其应有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服务中心成为架起在政府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的一座紧密相连的桥梁。近年来,我市围绕“九江争得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奋起赶超,经济社会呈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群众对行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过去单位分散、群众办事不方便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现有市民服务中心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工作要求,我市积极探索行政服务新办法。

       退出闹区集中办公

       市委、市政府现在的行政大楼建于1993年,见证了九江20年来的沧桑巨变。市委、市政府和所属的29个部门在此办公。市人大、市政协在原来的老市委院子里办公。由于历史变迁和城市早期规划的局限,目前尚有70余家市直部门、单位分散在老城区各街道、社区。有的办公用房破烂不堪,阴暗潮湿。比如档案馆、史料馆等。有15家单位租用办公场所,涉及工作人员约600人。比如老的行政服务办事大厅,就是租用的。有的几家单位挤在一个老院子里,办公用房已经成为危房。比如妇联、团委、文联等。而位于老城区的浔阳区办公楼更是不堪重负。目前,62家单位(含区四套班子)分布在城区10处地方办公,且大部分位于步行街等繁华地段,空间拥挤狭窄,交通拥堵严重。

       据介绍,受传统观念和历史形成的原因,市、区(浔阳区)两级不少部门、单位基本上都有一个院子、一栋办公楼。一方面,运行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单位分布散乱,道路交通不畅,给群众办事带来极为不便。

       现代化、高效率的行政服务体系特征,与九江现有的“硬环境”格格不入。九江走资源节约、行政高效的新路子从何而起?

       答案其实在2009年已经呈现,随着八里湖新区的开发建设,从“两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已不再是一句停留在纸上的口号,正逐步变为现实。八里湖畔,原本一处杂草丛生的荒野山坡,正崛起一座新的市民服务中心。

       建设新市民服务中心的出发点,正是鉴于市、区(浔阳区)两级行政机构办公场所现状,为方便群众办事、节约各类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探索资源节约、行政高效的新路子,推行市、区(浔阳区)两级联动集中办公。

       考虑到浔阳区四套班子及区属部门、单位大部分分布在九江市的核心城区、商业闹市区,无法腾挪出空间用于集中办公。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将现市委、市政府行政大楼整体移交给浔阳区集中办公,计划安排浔阳区四套班子及所属部门单位共62家、工作人员1000余人入驻办公。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市区联动,行政服务集中办公的局面呼之欲出。

       市区联动盘活资源

       市、区两级行政机关实行集中办公后,可以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机关效能,提升九江形象,带来一举多得的综合效益。

       有利于盘活大量资源。实行集中办公的所有单位按照“搬新房交旧房”的原则,将原办公场所的固定资产一律划转给市国有资产公司统一处置,有的可整体拆除,进行市场运作,还办公于商业;有的可进行拍卖转让。据初步估算,实行集中办公后,拟进驻新市民服务中心的80余家单位办公场所占地面积约332亩,可进行开发盘整的土地约290亩,预计将实现土地价值近15亿元;这些单位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为10.38万平方米,根据实际情况,可再利用建筑总面积约为53918平方米,估算价值约为11.1亿元。

       有利于方便群众和客商办事。83家部门单位的进驻办公、便民服务中心等办事机构的集中进入,将给群众和客商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过去办事要跑遍浔阳城,如今各项手续可在一栋楼里全部办结。

       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加快老城改造。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九江老城区的承载力已经饱和,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原先那些在老城区各自拥有一幢或几幢办公大楼的部门从中心城区迁出后,极大地缓解了老城区交通等方面的压力,为群众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实行联动集中办公后,大量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迁出,为老城区的提升改造提供了广阔空间,推动了老城区改造的进程。

       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新市民服务中心的职工食堂、会议楼(室)、停车场等设施实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了行政成本。统一物业管理,减少了各单位后勤事务管理,降低了机关运行成本。同时,可提高部门协同服务的效率与质量,部门之间公文交换处理更加便捷,从而整体提升机关办事效能,真正做到为民办事、以人为本。

       有利于提升开放城市形象。原有行政机构老建筑的拆除和新市民服务中心的建成,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开放开明的城市形象。

       有利于带动新区的发展。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在八里湖新区,将提升市民和客商对新区开发的信心,加快新区聚集人气,带动新区项目建设。

       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一座造型古朴典雅、庄重大气的新市民服务中心已矗立在美丽的八里湖畔。

       新市民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报建审批程序,在法定的程序范围内开工建设,各项相关手续完备,先后取得省、市发改委关于立项、可研、初步设计、工程概算批复及我市关于设计方案、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批复后正式开工建设,符合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从立项到设计和施工,经济适用、美观大方的原则贯彻于新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始末以及每一个细节。

       在规划设计阶段控制成本。一是严格按照入驻单位编制人数及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规模;二是整体布局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及场地高差,建设地下停车场及附属设施,减少土方工程;建筑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办公区域南北通透,可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耗;三是食堂、物业等后勤实行社会化的商业运行模式,实行集约节约;四是所有会议、辅助用房等实行集中建设,共同使用,提高利用率,便于实现资源共享。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节省成本。在材料的选购上,一方面尽可能使用本地生产的建材,另一方面使用节能环保新型材料,节约使用能源,降低运行成本,降低造价。在新技术运用上,使用成熟可靠又经济适用的技术,大大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建设成本及运行费用。

       在优化布局空间中压缩成本。原计划单独建设的史志馆、档案馆,均并入代建楼,节约了办公空间;原设计广场上的十六根景观柱及大厅内六块浮雕全部取消,庭院景观改用简单的铺贴,办公室的墙纸改为白色乳胶漆,突出简单实用风格;办公桌椅及电子设备尽可能使用原有设备,只做部分更换,实现资源再利用。(文 记者张雷 储义)
 

相关阅读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 赣ICP备13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