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区 > 武宁县

8枚火箭弹“嗖嗖”入云取水 久旱逢甘霖滴滴“解渴”

2013-08-12 11:06 来源:九江新媒体

  [九江新媒体]干旱、热浪,全省人民都盼望能有一场酣畅淋漓的雨。我省各地人工影响天气部门蹲守在作业点,紧盯天气云图,抓住有利时机,向天空要雨。8月10日,得知赣西北地区可能具备人工增雨的条件,记者驱车来到武宁县,亲历了一次人工增雨的全过程。

  40米开外仍觉震耳欲聋

  10日中午,武宁县气象局监测到,从修水县方向飘来成片的云系正在集结,人工增雨作业车兵分两路,立即开往新宁镇柳村和石渡乡的空旷地方,等待最佳发射时机。

  在柳村作业点,云层渐渐集结靠拢,慢悠悠向武宁上空飘来。作业人员兴奋起来,按照作业流程,开箱检查火箭弹是否完好,熟练地将火箭发射架角度调整到合适位置。指挥人员向空管部门申请空域,安排作业时间。

  13时30分,得到空管部门同意后,作业人员装填火箭弹、检查弹道是否通畅、测试弹道电阻、发布预警……现场紧张有序。

  “发射!”随着一声令下,操作人员按下手中发射器点火,增雨火箭弹“嗖”的一声直上云天,作业车上方只留下一大片烟雾。

  尽管记者被要求站到距离发射现场40米处的地方,但当火箭弹升空的一瞬间,还是感觉声音震耳欲聋。不到一分钟,升到云中的火箭弹又发出几声鸣响。

  紧接着,天空中传来隆隆雷声,闪电划破天空,久违的雨水伴着大风,摔打在大家身上。

  最大降雨量达16.4毫米

  7月以来,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武宁县旱情日趋严峻,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全县平均气温30.3℃,较历年同期偏高1.8℃,旬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减少55.4毫米。

  雨水淋在村民老刘头上,他抬头看看天,一脸的惊喜。“肯定是炮打下来的雨吧,天气预报没说今天会下雨啊。这下好了,农田不再干旱了!”老刘丢下手中的活,连伞也不带,扛起锄头直奔责任地清沟引水。

  在石渡乡、澧溪镇、清江乡等多个乡镇,雨越下越大。虽然来得有些晚,但终于还是来了。气温很快降低了4℃,降到高温线以下。

  雨水打着玻璃,新宁镇笼罩在雨雾中。对这个镇的居民来说,这场雨实在等得太久,不少居民跑出门伸手接雨,有的在雨中漫步任雨水打湿全身……

  武宁县气象局局长干思燚告诉记者,当天该县两个人工增雨作业点共发射了8枚火箭弹,短短几小时的降雨中,以甫田乡东坪村降雨量最大,达到16.4毫米,其次是雨带区的新宁镇柳村,降雨量达8.9毫米,县城及周边的降雨量也达到了5.3毫米,初步缓解了降雨区的旱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温。

  人工增雨不是“无中生有”

  水文部门监测显示,8月10日20时至8月11日20时,全省有8个县下了大雨;有6个县下了中雨;其中崇义县45.0毫米最大。这其中,有的降雨是人工增雨起到了促进作用,有的是自然降雨。

  气象专家称,人工增雨是在有利于降水的天气条件下,采取人工干预的方法,在自然降雨之外再增加部分降雨的一种科学手段。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飞机向云体顶部播撒装有碘化银、干冰、液氮等催化剂的溶液,或用高炮、增雨火箭将装有催化剂的炮弹等发射到云中,并在云体中爆炸,对局部范围内的空中云层进行催化,增加云中的冰晶,让云中的小水滴相互凝结,使云中的水滴或冰晶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当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不住增大后的水滴时,这些水滴就会从天而降。

  专家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工增雨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人工增雨产生作用有一个前提,就是天空中要有成雨条件。当天气过程中有适合的降雨云系时,通过人工干预、催化,可以使原有的降雨变大,但其核心还是利用自然降水。如果缺乏相应的条件,人工增雨便无从谈起。(文 江西日报 徐黎明)

相关阅读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 赣ICP备13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