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区 > 修水县

修水亮出组合拳向精准扶贫发力

2015-12-12 17:30 来源:九江日报

确定扶持谁 指导怎么扶 注重扶什么 解决用啥扶 落实谁去扶

   [九江新媒体JJXMT.CN] 今年6月30日,全市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议在修水召开,会议认为,修水扶贫工作是九江模式的代表,是江西的亮点,是全国一面红旗。修水的扶贫工作特点鲜明、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值得全市各地学习借鉴。近年来,修水按照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新部署、新要求,围绕“确定扶持谁,指导怎么扶,注重扶什么,解决用啥扶,落实谁去扶”工作重点,合力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7.78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10.5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4.51%下降至2014年的14.4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615元增加到2014年的5790元,先后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授予“扶贫和移民工作先进县”。

 
  精准识别,瞄准对象,确定“扶持谁”。按照农户申请、初选对象、入户调查、村级评议、审核公示、规划帮扶、审批备案“七步法”程序,采取查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查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查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查居住条件,看生活环境;查贫困原因,看贫困程度“五查五看”的办法,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登记造册,录入电脑,建立动态档案和帮扶台账,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县有案”。确定全县贫困人口为34605户105924人,特别是还有7.2万人居住在深山区。确定贫困村,找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一些山区村群众的生存现状概括为耕地少、基础设施差、居住分散,增收难、就学难、就医难、行路难、耕作难、娶妻难“一少一差一分散,生产生活有六难”,这些贫困村、山区村是精准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精准分类,科学规划,指导“怎么扶”。把贫困户分为因学、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缺土地、缺水、交通不便、自身发展意识不强以及其他等12类。把贫困村分为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的贫困村、产业发展滞后的贫困村、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贫困村等4类。根据不同类别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和扶贫需求,编制了《修水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修水县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家一户一个扶贫措施“三个一”。同时,制定了精准扶贫攻坚,政策文件,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精准施策,创新方式,注重“扶什么”。搬迁扶贫“挪穷窝”。对生活在不适宜居住的山区贫困群众实行搬迁扶贫。从2013年起开展了推进整体移民搬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全县第一、二批共有20个行政村递交了整体搬迁申请,已在15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共计4521户18202人。产业扶贫“改穷业”。围绕“桑、茶、林、畜”四大主导产业,按照选择一个优势主导产业、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建立一种帮扶机制“四位一体”思路,全县带动贫困户1.26万户,户均增收1680余元。基础扶贫“换穷貌”。对基础设施落后的贫困村,开展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和“六乱”治理,帮助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少贫困村成为新农村示范点。科技扶贫“挖穷根”。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科技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其创业就业能力。保障扶贫“兜穷底”。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低保范围;对特困户由县财政为其代缴最低标准的保费,直至脱贫;确保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不因贫困辍学,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读修水职高免收学费。
 
  精准管理,整合资源,解决“用啥扶”。争取上级政策,从2011年起,共争取上级专项扶贫资金2.76亿元。整合相关资金。整合有关项目资金3.1亿元用于贫困群众的住房改善、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引导金融服务。县城的移民可以用安置房产权证作抵押享受信贷支持。拓展社会帮扶。争取省、市定点扶贫单位投入资金4173万元;另外,香港嘉里集团在该县进行长达15年的帮扶,目前已投入资金3820万元。财政全力支持。对贫困户发展蚕桑每亩奖补300元,茶叶每亩奖补700元,移民购买小户型房每套奖2万元,移民安置用地无偿划拨,实行税费优惠政策等等。仅第一期安置区,县级财政支持2.02亿元。
 
  精准帮扶,强化责任,落实“谁去扶”。县四套班子领导定点指导一个乡镇、联系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每位县直单位和乡镇班子成员帮扶2户;每位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干部、村支部书记帮扶1户。各乡镇党委、政府与县人民政府签订减贫责任状,落实责任主体。落实各级部门定点扶持贫困村,选派干部驻村扶贫。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活动,构建了“贫困村兴产业,贫困户创家业,帮扶干部干事业”的帮扶格局。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赠救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各种形式参与精准扶贫。选好配强贫困村支部书记,消除“怕苦怕累不怕穷”的惰性和“等靠要”思想。健全和完善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乡镇的减贫进程、贫困人口增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等情况。(赖波平 九江日报 特约记者朱修林)

相关阅读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 赣ICP备13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