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焦点

九江种粮大户遭遇收入“滑铁卢”

2015-11-23 10:55 来源:九江晨报

粮贱伤农现场探因

种粮大户遭遇收入“滑铁卢”

受进口大米冲击 粮企生存困难

   [九江新媒体JJXMT.CN] “这一年,大米价格都在低位运行,近几个月随着秋收,更在连续降价。”“这几年,粮食企业生存困难。能半开工的都算不错的,全开工的企业则是生存很好的。”说到今年的大米行情,不少粮食企业、种植大户都在叫苦,而这个冬天也显得格外湿冷。

 
  1稻瘟病、雨水、收购价降低他这一年白忙活了
 
  持续的雨天,田里还有一百多亩没有收割的水稻,刘明友显得有些焦急,对于他来说,这一年算是白忙活了。稻瘟病导致收成减少了三成,今年的收购价也比往年低了很多。“往年每年下来能赚到20来万,今年估计能保本就不错了。”
 
  从2002年开始,刘明友在永修县白槎镇建新村种植了800亩水田,正常情况下,往年平均每亩都能收获1000斤水稻,前些年水稻的收购价一直挺不错。在刘明友的记忆里,每年市场上的收购价都要比国家保护价高出一些,再加上收成好,每年赚上20多万是没问题的。可是今年的情况让刘明友有些着急:“今年有一些水田染了稻瘟病,收成不太好,部分水田一亩才割了两三百斤,800亩水田平均摊下来,每亩也就平均700来斤,比往年收成减少了三成。”刘明友说,因为最近持续阴雨天气,地里还有一两百亩水稻没有割,如果雨继续下,这些水稻也有可能都会烂掉。
 
  刘明友给九江晨报记者算了笔账,一亩水田的租金就要近300元,耕田100元,割稻子100元,农药化肥200元,人工钱150元,也就是一亩水田的成本就要850元,而今年市场上的水稻收购价偏偏又比往年低了许多,甚至低于了国家保护价。“今年的国家保护价是每一百斤138元,而市场上的收购价优质水稻在135元,杂交的在130元左右。你看这样算下来一亩水稻也就900多元,除开成本哪有钱赚啊。”
 
  刘明友的水稻都是供给附近的金穗米业有限公司,从来没去过当地的粮管所交粮。“一般周边的种植户都是就近,这样可以省路费。”刘明友告诉记者,他离当地粮管所有30多公里的路程,拉一车两三万斤的水稻过去,需要上千元路费,十分不划算。
 
  2“收购价时间差”导致市场价低于保护价
 
  除了收成问题外,收入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市场收购价低于保护价。但为何收购价会低于保护价呢?
 
  “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收购时间差,第二个是保护价其实可以理解为进仓价,而非收购价。”有30年种粮、贩粮经验粮食经纪人户经理告诉记者,以往国家对中晚稻实行托市收购的时间是在9月中旬,而中晚稻收割也从这个时间段开始,可以形成很好的市场供销。但大部分地区实际收购是在10月底,这就使得农民面对一个问题,如果屯粮1个月,需要一笔不小的仓储费,而且也很难找到足够大的粮仓。因此大部分农民都不会等到地方实行托市,而是直接就近卖给粮食企业。
 
  “其次,农民自己把大米运送到国家托市收购的企业或粮管所去售卖,才可以享受到保护价。但由于运输成本,农民会选择把稻谷卖给粮食经纪人,由他们运输给托市企业。由于粮食经纪人要赚取利润,自然收购价会低于保护价。一般每百斤会有2~3元的差价。”户经理介绍,一些非托市粮食企业会上门收购,但收购价也会比保护价低3元/百斤左右。
 
  “还有一点很关键,如果市场收购价比保护价高,那么国家是不会启动保护价的。所以近两年,市场收购价降低也并不难理解。”户经理介绍,除了以上两点原因,保护价收购并不是没有要求的。国家托市收购对稻谷有质量要求,主要是水分比例要低于13.5%,杂质比例低于1%,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那么收购价也会按比例减少。“这几个月是水稻收割的主要季节,但连续降雨,对稻谷的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而如果农民为了达到保护价进行烘干、筛选等处理,成本又将大大增加。所以很多农户会选择降低利润处理手上的粮食。”
 
  3油菜、棉花收储政策改变农户多数改种大米
 
  “就是这三年吧,市场收购价逐年下滑,今年更是低于国家保护价。”金穗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邹秋水告诉记者,前些年市场收购价一直挺高的,比如前年国家保护价是每百斤135元,而他公司的收购价按黄华粘和杂交优质米分为147元和138元。去年国家保护价提高到138元,但市场收购价却降了下来,分别为142元和135元,今年则低于了国家保护价138元,为135元和130元。在邹秋水看来,这几年市场收购价的下降主要原因是种粮食的人越来越多。
 
  九江除了水稻外,油菜、棉花等作物也广有种植。但由于近两年,两种作物的收储政策改变,国家不再收购油菜和棉花,使得它们的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就拿油菜来说,国家收储前,市场收购价在2.55元/斤左右,现在价格跌倒1.7元/斤,谁还愿意种油菜。要转型,农民也大多选择比较熟悉的作物,比如水稻。”户经理表示,一批原先种植油菜、棉花的农户,有一定土地条件的,很多开始转种水稻。
 
  “前些年价格高,种粮食的人也多了起来,以前很多荒在那里的田地现在都被人承包种水稻了,像我们镇里,还有很多人去武宁那边种水稻。”邹秋水说,这几年种水稻的人起码多了一倍。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刘明友的赞同:“多了一倍肯定有,很多40岁左右的人以前在外面务工,现在到了年纪都回来照顾家里老小,都是靠种地为生。前些年水稻价格也好,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种水稻。”记者了解到,也是因为种水稻的人越来越多,以前一直惜售等待水稻价格低开稳走的农民们,如今也不敢屯粮。“现在都是有人收就赶紧卖掉,种的人多,就怕后面价格还会降。”刘明友说。而对于邹秋水而言,公司一年要收购1万吨水稻,虽然今年价格不好,但收购没有丝毫难度。
 
  4受进口大米冲击国内粮企大米难有高价
 
  除了种粮人数增加外,在邹秋水看来,世贸保护期过后受到的东南亚国家进口大米的冲击,则是让粮价问题突显的一个重要因素。
 
  “每百斤138元的保护价是收购稻谷的,而1.6元/斤是从东南亚直接进口大米的价格。这其中的运输费、加工费、人工费、包装费的差价是很大的。所以国内大米已经没有价格优势了。”有20年种粮、贩粮经验的徐焱表示,在九江,一般一块田如果种了早稻,就只能接着种晚稻了,气候原因使得中稻来不及播种。而种了中稻的土地,则基本不可能种早、晚稻。因此九江大部分种粮大户都选择种植早、晚稻。“但东南亚国家由于气候原因,可以种早、中、晚三季稻,所以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东南亚国家单亩大米产量比我们多一季度。这样它们自然有价格优势。”徐焱表示,进口大米对消费者而言本来新鲜度就高,加上又有价格优势,自然对国产米价格就形成了冲击。所以九江很多粮企的产品价格都在降低。
 
  一边是进口大米的低价冲击,另一边则是国内大米保护价的“压迫”。“2013年保护价是每百斤132-135元,去年和今年是每百斤135-138元。前几年都有上涨,还好今年没继续涨,但这个价格也不低了。”户经理介绍,虽然粮企一般收购价都低于保护价,但保护价始终是一杆秤,低太多农民不干,持平或高于粮企不干。“保护价上涨,粮企收购价就要涨。但成本涨了,产品价格却还要压低。这让许多粮企腹背受迫,举步维艰。”
 
  “近年来,因为保护价的原因,托市收购的粮食仓储企业经营状况很好。但像我们这种传统的粮食加工企业就比较难。”浔城一粮企负责人吴经理告诉九江晨报记者,国家每年托市收购的粮食会在第二年进行拍卖,起拍底价一般在每百斤保护价的基础上,再加50元(每百斤)。“这个成本就更高了,但九江粮企还好,一般不需要参加拍卖。但今年大米的市场价格却也考验着我们,业内都在寻找转型升级的方向。”(九江晨报 记者商乐 李星道)

相关阅读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 赣ICP备13004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