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焦点

车工技能冠军宛双 小车床“改”出大舞台

2016-05-06 11:59 来源:九江日报

   [九江新媒体JJXMT.CN] 他没受过高等教育,却始终相信,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他多年坚持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让自己从最初的生手逐渐成长为了技术冠军。面对荣誉,他从未骄傲,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车间有紧急任务、班组有设备故障,他都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从不因耽误时间而影响生产。他,就是省青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宛双。

 
  从技术生手到技能“冠军”
 
  下午两点半,宛双穿好设备走进制样班的车间,熟练地打开锯床,开始加工冲击样。操作开始十分钟后,宛双突然停下了操作。“声音有点不对劲”宛双一边皱着眉头对记者说,一边驾轻就熟地拆开锯床对零件进行了一些微调,再次操作锯床时,宛双满意地笑了。
 
  “拆得多了就理解机器啦,一般我听声音就大概能猜出是啥问题。”当记者问及刚才的调整时,宛双很“淡定”地表示,现在的技术是“拆”出来的,当年为了熟悉锯床,他曾反复拆装过五六遍。100多个零件,一个一个慢慢拆,怕装回去出错,每拆一个就要拍一个零件的照片,反复折腾多次才练就了他现在对机器的敏感度。
 
  早在2005年,刚高中毕业的宛双就决定跟着亲戚外出打工,做过车床,做过焊接,却都不过“浅尝辄止”。2010年时,感觉在外漂泊不定的宛双决定回老家找活儿干,正好赶上了九钢招工。
 
  进入九钢后,宛双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跟在外面做事完全不一样”宛双说,在外面做事,师傅都会“藏一手”,只教皮毛,而来到九钢后,老师傅会事无巨细地耐心教,让他深有感触。“绝不能辜负这么好的条件”宛双暗下决心,在做车工期间,他先后师从两名车工方面的“老专家”。为了能更好地掌握技术,他常常牺牲中午的休息时间来练习,周末别人都休息了,他就抓紧设备空闲的机会用车间里的边角余料在车床上反复练习。在把本职工作车床操作学会以后,他还开始跟着别的师傅身后“偷师”,一边自己钻研,一边请教前辈,把刨床、铣床、钻床的技术也一并学上了手。2013年,他参加公司职业技能大赛,凭借娴熟的技术夺得第一名。同年参加江西省青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再次勇夺冠军。
 
  保持“匠心”攻坚克难
 
  “我一直就喜欢机器,开始接触车床以后就喜欢上了”宛双表示,作为男孩子,从小他就对机器感兴趣,接触车床后开始主动琢磨。
 
  第一次接触新引进的数控铣床时,宛双发现操作经常会失误,但新设备大家都不熟悉,操作面板的标识也全都是英文,很难找到问题所在。“我就想一定要搞懂它!”宛双咬牙,找来了英文词典,拿来了说明书,对着词典一个词一个词的“翻译”说明书,并不断地在铣床上进行尝试,最终花了半个月把铣床“搞懂”。
 
  宛双把自己这种决不放弃的“匠心”在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2012年,公司机加班有一台堆取料机上的头尾轮故障率非常高,平均半个月就要更换一次,为此公司决定重新设计备件。从未接触过这类机器的宛双主动请缨,承担了改造项目中一系列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加工任务。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他白天跑现场、量数据,晚上查资料、画图纸,加班加点。
 
  经过仔细观察,宛双发现由于头尾轮直接与钢构件接触,故而在运转过程中磨损快。于是他在滚筒两头安装了轴承,并在轴承单面加装了一块盖板,运行一个月以后发现盖板被磨断了。尽管已经把零件更换时间延长了一倍,宛双仍不满足。在和团队反复商讨之后,他提出了第二套方案,直接在滚筒中间焊接了一根轴,从而彻底解决了问题,最终使设备故障率从原来的半月一次降低到了半年一次。
 
  积极进取“花样”创新
 
  2013年12月底,宛双被调到制样班担任副班长,当时制样班有两台数控端面铣床,三十多个员工里面只有两人会操作,刚接手的班组,设备摆放不规范、线路凌乱、通道无平台、平台无护栏,处处存在安全隐患中。面对这种现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决不能因为班组的工作而影响了整个生产”。于是白天对新员工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下了班就带领员工整理现场,排除安全隐患,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半个月。
 
  2014年制样班渐渐理顺了之后,他又“转身”开始了在技术方面的“花样”创新。在车间工作时,他观察发现,一个班组10个人用锯床加工试样特别费时。“比如我们要锯10块的话,每一块都要用设备搬上来,再一块一块地锯。”宛双告诉记者,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他有了对一台大锯床进行了改造的想法。他找来了技术员和班工、车工,一起商量探讨。经过多次的画图、做样品、安装和调试后,最终决定在锯床上焊接一个小型模具,这使得一次只能锯1块试样的锯床变成一次可以锯10多块试样,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现在,公司为了鼓励他的创新,专门为他创立了“宛双工作室”。“我挺喜欢琢磨这些的,每次攻克一个难题就会特别有成就感”。宛双自称为“找虐”体质,“希望以后技术能越来越好,”今年不过30岁的宛双坦言,对未来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自己技术的成长。(九江日报 记者邹雅思)

相关阅读

九江视窗网 JJSCW.COM.CN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九江视窗传媒有限公司 - - 赣ICP备13004140号